生物工程专业介绍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热切地呼唤“工匠精神”。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工程(工科)专业正是您“匠心筑梦”的正确选择。

【专业建设发展迅猛】

聊城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工科)隶属于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校生物工程专业源于1993年设立的发酵工程(专科)。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建设专业;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2017年入选新增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专业;2018年获批生物工程学科一级硕士点并进入全球工程学科ESI排名前1%。

【师资力量专业化】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4人,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25人。有山东省十大巾帼发明家1人,产业特聘教授2人。同时,聘请多位校外知名学者为特聘教授、山东齐鲁味精集团等5家企业的8名高级工程师为兼职教师。近五年我院先后有4位教师分别担任“中国菌物学会地衣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蜂创新团队蜂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岗位专家”和“山东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承担国家双语教学课程、多门校精品课程。

  生物工程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农业部重大课题子课题1项,教育部归国人员奖励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2项,科研总经费达5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25项,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其它省部级奖励2项。教师获首届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课程竞赛三等奖1项,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

【与国际接轨的全新“OBE”工程师培养模式】

2017年,本专业按照《华盛顿协议》启动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结合学校定位和学生为中心(SC)、产出导向(OBE)、持续改进(CQI)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修定了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注重每一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与国家和社会需要接轨、与国际互通认可相接,全心打造未来生物工程领域的合格工程师。

【“工匠精神”培养特色明显】

学院拥有独立的实验教学楼,建筑面积达11000余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达5000余万元。学院现拥有山东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实验室“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及山东省重点学科“分子生物学与抗体工程制药”、山东省高校十三五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保育与生物资源创新利用”和1个“生物医学研究院”。

获教育部“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共青团中央“聊城大学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称号。拥有化工原理实验室、仪器分析测试中心、啤酒生产实训中心、金工实习车间、生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与山东齐鲁味精集团、博奥科生物科技公司、丁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实习基地,有设备先进的校内教学实验室。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科研及实验提供了良好条件。

【就业优势明显】

本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非常高,部分已成为发酵、食品、生物医药及其它生物制品行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或科研院所的骨干力量。考研率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大部分同学被中科院、江南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深造优势更为明显,硕士、博士毕业后的就业更为紧俏,成为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明星企业竞相争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第二课堂丰富多样】

本专业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提供双学位的培养通道;学院从师资配备、经费等方面全力支持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生化实验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大赛,均取得突出成绩;学院学生社团“生物践行者协会”,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连续多年获批中华环保基金会TOTO水环境基金大学生社团节水护水小额资助项目,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等知名媒体上得到广泛报道。

【重视国际化视野培养】

本专业国际交流渠道多元化,与美国、韩国、爱尔兰、意大利等国高校均有留学、交换生项目合作,2018年与都柏林理工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

【结语】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产品生产、技术管理以及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能够适应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生物工程领域应用型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研究人才。

本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生物学基本理论、实验技能和知识体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深厚教育情怀、能够胜任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也为研究生教育培养输送优质生源。

0